“鲤鱼跳龙门、苏武牧羊、鹿鹤同春、凤穿牡丹、松鼠献果……”日前,虎丘街道“古韵今风”志愿者老少携手,“山塘寻古”探访老山塘上的门楼活动启动。由社区居民和虎丘中心幼儿园师生组成的志愿者,分两批在山塘老街上冒雨走小巷、入古宅、探学校,一一探访身边的门楼古迹,在用文字和影像资料记录身边的珍贵历史文化遗存同时,及时了解他们的现存状况,进一步重视身边的珍贵文物,共同保护老山塘上“活着的精美艺术”——门楼。经志愿者探访,目前已梳理散落于山塘深宅大院的门楼23处,其中绝大多数是清代的建筑。
砖雕内容丰富多彩
反映当地民俗文化
据了解,渡僧桥下塘8-1号的门楼简洁典雅,枋额上有用正楷书写的“沐泰药行”四字,显得庄重。据居住在这里的鲍道君介绍,这里原是沐泰山庄的仓库,堆放中草药同时,还在这里煎中药,小巷里长年飘着药香。由于他就居住在附近,从这条小巷走过时,他都会看看这个门门楼有没有破损。这座门楼看似简单,但是简洁中带着精巧,枋额下的灵芝以及四周角上的祥云线条同样是简洁和流畅。
为使虎丘娃和其他志愿者们加深对老山塘民居门楼的了解和热爱,有老山塘活地图之称的徐文高边走边向志愿者进行了知识的普及。砖雕作为一门古老的建筑艺术,彰显了地域风情和审美情绪,映射着当地民俗文化内涵,水磨青砖上雕刻有浮雕、平雕、镂雕、透空雕,而雕刻内容以人物花卉、鸟兽鱼虫、神仙故事等人物系列、吉祥图案为主,熔民俗、文学、书画、雕刻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
渡僧桥下塘54号门楼高大气派并气势恢宏。一带到这里,虎丘中心幼儿园的孩子就”哇——”地一声异口同声赞叹起来:“好美啊!”有的还举起相机拍起了照。在现场,徐文高给其他志愿者作起介绍:这座砖雕门楼之所以可以用“考究”两字来形容,是因为上有飞檐翘角、坡面、檐板,中间有斗拱、莲花座,下方则有左右对称的兜肚、枋额题字,只可惜唯枋额上的文字和兜肚上的图案已遭破坏。70岁的高扣香居住在这里已有21年,每天早起会习惯抬头看一眼精美的砖雕门楼,她还和邻居种了一院子的花草,摆放在门楼下,使这座古色古香的门楼因花草而更加熠熠生辉。
探访前已对门楼古迹
进行了排摸和梳理
在老少志愿者探访老山塘门楼古迹之前,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对辖区里的门楼古迹虽然进行了排摸和梳理,但是百密仍有一疏,活动时,家住前小邾弄的唐全生得知后,就带领大家来到前小邾弄24号这座三井老宅,踏看一座保存完好的清代门楼。这座门楼:枋额中间书写有“湖海襟怀”,上题:光绪丁酉促春立,下有落款:顾鸿。对于门楼上的文字,他介绍说这意思是要像大海、湖泊一样宽广的胸怀,表现了主人高尚的志气和情操。
前小邾弄50号的砖雕门楼图案最为精美。上枋的枋额书有“长发其新”四字,中间是回纹字的砖雕,而下枋则是生动活泼、栩栩如生的鲤鱼跳龙门图案,精美的图案上六条鲤鱼正随翻滚的波浪,在飞溅的浪花中向门楼最左方的“龙门”跳串而去。大院里的陈生大已83岁,这里已居住了63年,老人一说起门楼就如同自家宝贝,从门楼上“甲寅春立”可知这座门楼应建于1914年即民国三年,距今正好100年,万幸的是因大院位于小巷深处,这座精美的门楼完好地保存了下来,前几年老街巷综合整治,又进行了修缮,中间原本已模糊的几个文字,就是几年前描摹一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