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合肥黄山路酒吧一条街上出现的从皖南迁移来的徽州古戏台和科学岛路上一家民间博物馆内从皖南迁来的古民居,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眼球。这些古建筑是如何背井离乡来到外地的?近日,本报记者在黄山市历时三天,在大山深处找到了两栋正在出售的徽州古民居。这些已经有数百年历史的明代古宅,只要花费45万元,就可以整体被迁移到合肥……
徽州古民居成稀罕货
今天的歙县徽城镇,曾经是古徽州府衙所在地,自古以来,此处商贾云集,为徽商起源之地徽州府的政治文化中心。在歙县县城中心位置的徽州古城墙内,记者开始打听哪里有徽州古宅出售。
在徽州古城中心的大学士牌坊附近,听说记者要收徽州老宅子,一名收购、出售徽州民居木雕、砖雕的汪姓店主笑着说:“现在古民居可是抢手货,很难弄到了。”一来,一些著名的古民居景区,如西递、宏村、呈坎等地,古民居都被作为文物保护单位或者景区保护起来了;二来,最近几年收徽州古建筑的人非常多,一般都是收去后,进行异地重建,或者放入仓库内雪藏,老宅子越来越少,很难收到了,价格也贵了不少。”最后,汪老板叹了口气说:“最近几年,这些老宅子上拆下的木窗、木雕都很难收到了,价格也上去了。”
但是,汪老板并没有把话说死“如今只要肯出钱,还是能收到的。”他透露,在黄山市范围内,有不少偏远的深山内,有一些古村落内,还存在着一些没被收走的老宅子在等待买家。如今在山里有不少职业“古宅中介”,他们每天在山里搜寻着哪些古宅要出售,然后寻找卖家,以此来赚取中介费。
几经周折,记者在城内打听到一个重要消息在黄山市休宁县岭南镇有一名叫王春生的村民在出售自家的老宅子。这位不愿透露任何个人信息的知情者透露,王春生发布出售信息都一年多了,如果没有卖出去的话,你们可以去看一看。
有人想卖徽州古宅
在歙县城内,记者以合肥的一名收藏古民居商人的身份,试探性地拨通了王春生的电话,电话那头却是王春生的儿子王旭东:“我家里确实有两栋祖传老宅子要卖,那两栋宅子始建于明末,虽然年久失修,但结构还是保存完好,楼内的木雕我都拆了下来专门收起来了……”
听说记者是一名专业收藏徽州古民居的“行内人”,在电话那头,王旭东开始极力向记者推销着他家的老宅:这栋古宅可以拆着卖,如果两栋门楼单独买下,每扇门楼开价10万元。但记者表示,自己的公司做得挺大,在合肥专门开辟了一片土地,专门收购一些古宅来收藏,不知能否买下后运往合肥。“你是想施行"异地保护"吗?”电话那头,王旭东听了这话试探性地问了记者,当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后,他迟疑了一会:“异地保护也不是不可以,只要是能把这老房子保留下来就行,因为如果再没人买,这些宅子估计要塌了……”
在电话里,记者与王旭东约定,当天下午就赶往三溪村,先看看老房子的品相如何,具体的价格、购买方式等看之后再商谈。
青砖黑瓦古民居挂牌出售
记者乘车在皖南的崇山峻岭中曲折行驶了四个小时,终于通过卫星定位的方式,在大山深处找到了休宁县岭南乡三溪村这个偏远的小山村。与知名的西递、宏村等皖南古村落一样,这是一处掩映在碧水青山之中的徽州古村落,虽然村内民居中掺杂了不少现代的建筑,但那些老建筑的青砖黑瓦和徽派建筑标志马头墙,在绿树修竹之间还是显得格外醒目。
听说记者要来买老宅子,正在村口晒太阳的村民王世梅似乎已经是司空见惯,不等记者多说,便带着记者走进一条青石板铺成的小巷,指着两栋两层构架的徽派民居说:“看,就是这里了。”站在这两栋楼下看去,只见青砖砌成的大门紧锁,木门上还贴着一张红纸写下的古建筑待出售告示:“本户因生活所迫,决定平分财产,某地转让拍卖,有意者请联系户主王春生,联系电话136……”
王世梅说,王春生和儿子王旭东早就搬到南昌去住了,如今只有他的亲家张秋仙还住在村里,老宅子的钥匙在她手里。
老宅建筑彰显皖风徽韵
在村头的一处菜园子里,记者找到张秋仙,听说来了买宅子的人,她立刻放下手中的活去取钥匙,带记者先看看宅子。
随着两栋宅子的大门“吱呀呀”地打开,一股霉味扑鼻而来,那栋青砖黑瓦的徽派建筑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一楼是摆有高背椅、供桌的厅堂,天井,流水槽,标准的徽派古民居构架一应俱全;天井外投射进来的阳光透过雕花的木窗,照在二楼徽派建筑中的木质“美人靠”上,显出点点斑驳;二楼便是徽派建筑中未出嫁的闺女所居住的“闺楼”,二楼墙上留下一张30厘米见方的小窗;在一楼厅堂角落一只镶嵌着铁皮的木箱里,记者发现了几本印刷于清康熙年间的线装本《本草纲目》,虽然年代久远,装订线已经脱落,但书本上散落的竖排版的仿宋印刷体文字似乎述说着这栋老宅最初的主人可能曾是一名郎中……
转遍了两栋老宅,记者发现西侧的那栋老宅的主横梁已经断裂,张秋仙在一旁解释:“去年下雨天屋顶塌了一小块,把木梁给压断了,但只要换根梁就可以了,除了这些问题,这房子没别的毛病,那些雕着"唱戏的人"的木雕都在王春生手里,你把宅子买下来,他都会一件不少地给你。”
两栋明代老宅45万可搬走
站在这栋年代久远的老宅里,记者感到身边的时空仿佛一下就倒退至几百年前。“老板,你要买的话就得赶快,这座宅子年代可久远了,听王春生说,他的爷爷的爷爷就出生在这座老宅子里。这样完整的老宅子如今可不多了,此前已经有好几拨人来看过了……”见记者已被这座雕梁画栋的宅子吸引,张秋仙趁机暗示记者赶紧出个价。
当记者报出了40万的价格后,张秋仙迟疑了一会说,价格要王春生一家说了算。随后,她让记者拨通了王旭东的电话,在电话里,王旭东并没有直说价格,而是让记者把电话交予张秋仙,只见张秋仙对着电话用当地方言耳语一阵便挂断了电话。
打完电话后张秋仙回过头,笑着对记者说:“价格嘛,绝对不能少于45万,这个价格只是房子的价格,不包括宅基地。买下后,你要把宅子整体迁移到合肥,宅基地上的所有东西你都可以搬走,包括大门上的劵头、石雕、楼里的木雕,以及这屋里所有的老家具、老物件!”
有人问就说收建筑废料的
见记者答应了这个价格,张秋仙满心欢喜。但对于记者关于私购古民居并进行搬迁,是否会有政府部门的干涉的疑问,张秋仙突然紧锁了眉头,她悄悄地将记者拉入老宅子的前厅,将大门关好,压低了声音:“虽然宅子是王春生自家的,但收起来还是有些麻烦。但只要钱到,包你运到合肥去!”她说,对于这两栋老宅子,王春生一家早已报了危房改造拆除,目前政府的批文已经下来了。你们过来拆房子的时候,要悄悄地在晚上拆,千万不能让政府知道!如果有人问,你们就说是来收建筑废料的。要不然,就算你把宅子买下了,你也运不出去!”
最终,张秋仙向记者交代,买宅子时,她和王春生首先要看一下记者所开设公司的营业执照和记者本人的身份证,并进行复印,在确认后钱直接汇入王春生的账户。钱到账后,公司的施工队就可进入村里拆房子了,至于剩下如何进行异地重建,就不是他们能管的事情了。
村里刚有古民居被卖出
正当记者准备离开村子时,王世梅背着张秋仙,偷偷地将记者拉到一边,压低声音说:“他家隔壁的那间老宅是我家的,你看能不能收,价格方面由你出,如果满意了我就卖!”随后,王世梅带着记者参观了她家的老宅,这间宅子虽然没有王家的那两套木雕多,但结构还算完整,而且王世梅透露,她家的宅子比王家的老宅还要早两年建成,价格也远远没有他家开得那么高……
走出王世梅家里的老宅,记者才明白,原来这个村里卖老宅子的不仅只有王春生一家除了王春生和王世梅两家外,村里还有一家的老宅在去年卖给了一外地的老板,那个老板把老宅子全部拆下,并将所有构件编号运走,并进行了异地重建。拆宅子时,全村人都在一旁围观,但这栋宅子被拆下运到哪里去了,卖宅子的村民守口如瓶,村里人一直不得而知。
在王世梅的带领下,记者见到了村里一栋已经卖出的明代老宅。在那栋被拆除的老宅原先天井的位置,记者见到了老宅的原主人用红砖砌上了新的柱子,并且柱子外表用水泥涂抹,柱子上方搭建的石棉瓦与周围的马头墙显得格格不入。而一旁未被盖上新建筑的地基依旧裸露着,一个个蓄满雨水的地基坑仿佛在向外人诉说着老宅曾经被拆毁卖出的那段惨痛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