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沈寿绣校旧址、太平天国“兵工厂”遗址(部分)、东花桥巷汪宅(部分)在内的一批古典园林、古建筑,最近一起通过苏州古建网“招募”新主。结合此前的古建筑易主、出租实例,业内人士认为,民间资本介入苏州的古建筑市场,有利于苏州古建筑的更好保护。
此次招募新主的沈寿绣校旧址位于马医科巷,占地面积835平米,建筑面积634平米,园内花木扶疏,亭、台、楼、阁、廊、榭、假山、池沼、花木等园林要素一应俱全,是一处小型古典园林,被列入我市控保建筑名录。这个园林最为人称道的不是它的建筑,而是它的一段往事———被誉为“绣神”的清末苏州刺绣大师沈寿,曾借用这里,与其夫余觉一起创办“刺绣传习所”,培养了不少刺绣能手。尽管这所绣校存在时间不长,但开了我国近代史上苏绣职业教育的先河。
苏州古建网负责人郑志然介绍,沈寿绣校旧址解放后转为直管公房,1996年,市房管局对这里进行了修复,取名“绣园”,本世纪初转让给私人,为我市古建筑的多渠道保护开辟了一条新途径。2009年,这一建筑的产权也发生过一次转移,现在新房东要移民国外,因此委托苏州古建网将此宅再次转让。
与此同时,作为太平天国“兵工厂”的太平天国军械所遗址(部分)、东花桥巷汪宅(部分),近日也委托苏州古建网寻找新主人。其中,太平天国军械所遗址位于中街路马大箓巷,1982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寻找新主的房产位于这一遗址的东北角,占地面积305平米,为两层中式楼厅,属于私宅。它虽不在文物保护范围内,但也属于建设控制范围。东花桥巷汪宅位于白塔东路东花桥巷,也于1982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此次想要出售的房屋也属于私宅,位于文物保护范围内,占地面积320平米,也是两层中式楼厅,为清朝中期所建。此外,最近还有东山古建筑厅堂等一批古建筑也在寻找新主或租用人。此前的几年间,苏州已有部分古建筑成功易主,如盛家带的控保建筑“葑湄草堂”找到了下家,有“姑苏城外第一宅”之称的山塘雕花楼2009年7月被拍卖,一家苏州民营企业以2900万元的价格拍得这座控保建筑……
对于古建筑不断寻找、更换新主人、使用者的现象,让长期关注古建筑命运的郑志然欣喜不已。他觉得,就在这样的寻找、更换中,民间资本大量进入古建筑市场,让一批古建筑得到了有效保护。他说,历史上的古建筑,也是多次转手才流传到现在的,其间,那些有能力的保护者,对延续这些古建筑的生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发祥地,苏州古建筑众多,目前仅市区列入控保建筑的就有200多处,加上全市列为文保单位的古建筑,以及众多未列入保护、准保护名录的老宅,数量更为可观。这些古建筑规模宏大、技艺高超、特色鲜明,已成为苏州的一张城市名片。但受种种因素影响,目前苏州部分古建筑生存状况不佳,有的甚至出现局部坍塌的现象。而古建筑修复、保护要求高,投入大,全靠政府力量显然力不从心。为此,2003年施行的《苏州市古建筑保护条例》明确,鼓励国内外组织和个人购买或者租用古建筑,为民间资本进入古建筑保护领域奠定了基础。去年,市委市政府又确定,开展古城区老宅子保护利用试点工程,希望通过“保护改善、注重利用、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探索,让这些老宅子重新焕发青春。